孝文化之所以能够在民俗文化中传承得益于其内丰富多彩的寓意典故。而浮雕壁画作为这类典故的载体更让人记忆犹新。
下面让我们观看"二十四孝浮雕壁画"共同领略吉祥寓意浮雕的魅力!
中国是个以"孝"为文化核心的社会,"孝"的观念规范着中国人的生命行为和政治方向。
孝在当代社会是爱国心的根源和动力、孝是民族团结、兴旺发达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核心。一个人不能没有"孝",中国也不能没有"孝"文化。作为现代的人,更应该继承中国"孝"文化中的精华并且让其更具有现代价值。
从"二十四孝浮雕壁画"看中国孝文化的特点!
(一) 孝文化具有普遍性:
从"二十四孝浮雕壁画"人物中可以看出
孝无年龄大小之分:陆绩六岁怀橘孝母、老莱七十戏彩娱亲;
孝无贫富之别:黄庭坚家有良田千顷仍为母亲洗便器、蔡顺家无粮拾葚养母,两人孝心一样;
孝无社会地位高低之分:文帝尝药、董永卖身,一个是皇帝、一个是长工;
孝无男女之别:唐氏乳母、郭巨埋儿;
孝无生死之分:王裒纯孝闻雷泣墓、丁兰刻木视死如生。
孝无慈恶之别:老母慈儿子孝曾参至孝母子连心、后母恶儿也孝闵子芦衣感化后娘;
孝无远近之分:子路事亲百里负米、黄香九岁扇枕温衾;
孝无形式之别:寿昌寻母弃官不仕黔娄尝粪、孟宗哭竹。
孝无能力大小之分:杨香十四打虎救父、吴猛爱亲以身喂蚊。
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就是说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从二十四孝浮雕壁画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
(二) 孝文化的长久性:
它起始于上古社会尧帝以前,因为尧帝选舜帝时,"孝"已经做为选择接班人的主要标准。
《虞舜圣君、大孝感天》讲的就是最早的一个孝故事。无论朝代如何更替社会如何变化孝文化在人类历史都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三) 孝文化具有继承性:
朝代的更替外族的入侵,何朝代的统治者,不管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把孝文化进行了改进和推崇延续至今。从历史各个时期看一部中国法制史历朝历代都把不孝视为犯罪并处以重罚,不孝都是违反法律规范都是犯罪。现代法律对于不孝《刑法》和《理学法》都有处罚条款。
(四) 孝文化的现实性:
虽然二十四孝都是过去的故事,但是二十四孝故事在过去和现在都能教育人。二十四孝浮雕壁画这几十年广为流传和被人们广泛运用。现在我们提出以德治国孝是"德"中最主要内容。现在推行的公民道德纲要孝都应成为主要内容。三十岁以下的公民知道我国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的已微乎其微了。现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德治国、执政为民,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应该把孝放在重要位置。因为一个连父母都不孝的人,何以服务社会、何以做到执政为民、何以主持正义、何以遵纪守法。
(五) 孝文化的世界性:
孝作为正气的化身无国界之分。从各国的电影、电视剧中有关孝道的表现来看与我国孝的表现相差不多。人类的发展证明:孝文化应是一个永恒的世界性的课题。
作者:嘉祥张艺石业有限公司 本文来源于www.zysy880.com